进入4月,独山港经济开发区海港码头施工进入黄金期。在嘉兴港独山港区,总投资近60亿元的海港一体化项目正抢抓有利时机加快建设,预计今年上半年完成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实现6个外海泊位全面对外开放。
这意味着,嘉兴港将具备冲击世界一流大港的基础条件——在独山港区和乍浦港区的“双轮驱动”下,同时发挥海河联运优势,到“十五五”末,嘉兴港集装箱年吞吐量有望突破500万标箱,在全球集装箱港口排名中跻身30强。
港口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强配套”,可形成对开放型经济的“强带动”。当前,嘉兴正掀起“大干交通、干大交通、快干交通”热潮,加快打造“公铁水空”联运枢纽,建设内畅外联、快捷高效的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港口扩容就是其中具备重要战略意义的“蓝色起笔”。
再造一个“乍浦港区”
论水深条件,独山港得天独厚——作为浙北地区唯一的深水良港,目前,12.6公里深水岸线上已建成外海生产性泊位25个,其中万吨级17个。
召开企业内控管理培训会
看发展态势,独山港后发优势显著——可规划建设40余个生产性泊位,目前才用了一半多。浙江海港将其定位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块,于2022年投入巨资,高起点启动实施了海港一体化项目。
项目包含独山港区B21号/22号、B25号/26号、A5号/6号等6个泊位以及独山港区Ⅱ号内河港池工程,计划总投资59.8亿元。
作为全省推进海洋港口一体化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支点,该项目被纳入浙江省“千项万亿”工程重大项目。
2022年12月24日,B21号/22号泊位建设打下第一根桩,海港一体化项目正式动工。不到两年,2024年10月29日,B25号/26号泊位和Ⅱ号内河港池顺利开港,标志着嘉兴港首个自动无人化集装箱码头投入试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B25号/26号两个外海泊位主体工程比原计划提前2个月完工,新建5万吨级多用途码头一座,可同时靠泊两艘3万吨级船舶,或同时靠泊1艘5万吨级和1艘1万吨级船舶,设计年通过能力集装箱70万标箱、件杂货8万吨。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B25号/26号泊位也是目前嘉兴港等级最高、能级最强、智能化水平最为领先的多用途码头泊位,能显著降本增效,为后方产业腹地提供有力支撑,对嘉兴港推动海河联运发展具备示范效应。
在B25号/26号泊位的腹地,独山港区Ⅱ号内河港池同步投用。其设计年集装箱吞吐量40万标箱、件杂货吞吐量60万吨。
项目整体投用后,将实现外海与内河的有效衔接,提高内河水运在港口货物集疏运中的占比。
眼下,建设中的B21号/22号、A5号/6号泊位,外海泊位主体工程施工已接近尾声,岸上设施等基础建设已同步启动。
B21号/22号多用途泊位工程新建5万吨级多用途码头一座,可同时靠泊1艘5万吨级和1艘4万吨级的船舶,设计年通过能力集装箱88万标箱、件杂货8万吨。
A5号/6号泊位工程新建2个5万吨级液体散货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507万吨,库区总罐容18.8万吨,为独山能源等百亿项目提供重要原料通道。
因此,港口运力变化就明显体现出来了——仅B21号/22号、B25号/26号四个外海泊位的设计年通过能力集装箱总量达到158万标箱。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海港一体化项目还在建设阶段,独山港区的集装箱吞吐量就达到59.3万标箱,2024年更是达到64.2万标箱。
经测算,海港一体化项目全面投运后,到“十五五”末,嘉兴港独山港区集装箱吞吐量有望达到300万标箱,其中外海200万标箱、内河100万标箱。
在独山港区的西南面,乍浦港区的集装箱年吞吐量约300万标箱。“在独山港区实施的海港一体化项目,相当于再造一个乍浦港区,这是海港集团迈向‘世界一流强港’的关键一步。”浙江海港独山港海河联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宓浩祺表示。
划出“深V”曲线
除了海港一体化建设,围绕提升港口软实力,贸易一体化也在谋划中。早在2019年,平湖独山港至上海洋山港外贸中转航线开辟,进一步释放了港口吞吐能力。
今年初,独山港提出,抓牢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进一步深化建设的机遇,启动实施“现代服务业倍增”行动,将引育一批新贸易主体,丰富港口贸易业态,盘活做优电商产业园,全面带动服务业量质倍增。
与此同时,独山港区和乍浦港区的联动协同也将更加紧密。利用港口的产业优势、贸易优势以及港外堆场空间优势,两大港区在大宗商品期货交割、船代货代、航运金融、检验检测等领域有着广阔的拓展空间。
向东北,连通上海洋山港区,向东南,连接宁波—舟山港,通过嘉兴港的串联,这条东部海上物流大动脉在大湾区里划出“深V”曲线,长三角港口群协同发展进一步破局。
而放眼长三角产业腹地,坐拥嘉兴内河港和嘉兴港两个亿吨级港口,嘉兴目前通过内河运输除了辐射省内,还可通达江苏的张家港、南通、太仓,安徽的合肥、凤阳等,最北通达河南淮滨。
去年,嘉兴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70.4万标箱,其中海河联运集装箱吞吐量112.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8.8%、15.3%;海河联运枢纽港建设入选全国首批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典型案例。
港口是全球贸易的重要节点,也是连接世界各地的贸易桥梁。有观点认为,当下港口的竞争已不再是单纯的运输能力的竞争,而是演变为所参与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这意味着,港口功能已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作为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与其他环节紧密相连,将共同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正因为如此,背靠长三角产业腹地,拥有海河联运优势,嘉兴港作为“东方大港”的崛起才更令人期待。
?来源 | 嘉兴日报
?编辑 | 詹志平
?审核 | 韩婕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合作联系请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