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动态 | 瑞安开发区:十年育林终成荫 一个县域文创园的“中国式孵化”样本
最新动态
动态 | 瑞安开发区:十年育林终成荫 一个县域文创园的“中国式孵化”样本
2025-05-302

十年育林,今朝成荫。今年6月底,位于瑞安经济开发区的瑞安电商文创园将迎来十周岁“生日”,同时也标志着瑞安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全面退出该园区的运营管理。这座由闲置厂房蜕变的“创业摇篮”,曾以“核心引领、无界拓展”的魄力,滋养了无数“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 


从破旧厂区到创新高地,十年间,这里既是拓荒者的试验田,也是追梦人的避风港。在管理权杖交接之际,我们不禁要思考:从创业苗圃到梦想摇篮,园区给创业者带来了什么?又为打造优秀的创新创业环境带来哪些启示?让我们透过一个个真实的创业故事,见证梦想在这里生根发芽。

重塑——“闲置资源”长出“朝阳产业”


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兴起,全社会创新创业蔚然成风。同年7月,当时的瑞安日报有限公司(瑞安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依托媒体资源优势及瑞安市人民政府政策支撑,正式启动投资8000万元、整体策划运营的“产业互联网双创服务基地”项目,自带互联网创业基因的瑞安电商创业园应运而生。


瑞安经济开发区一处闲置的僵尸企业厂房摇身一变,成为承载年轻人热忱的摇篮。占地40余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空间内,分设创新企业集聚区、众创孵化空间、创业加速器、F2C直营区、设计师联盟、公共服务中心等核心板块,同时还配备创客咖啡、创客公寓、员工餐厅等配套服务,一个完备的创业生态圈呼之欲出。

“园区的目标人群非常明确,就是年轻的互联网创业群体。经过专业评审,项目只要具备一定的发展前景和成熟度,就可以敲开园区大门。”园区运营方相关负责人回忆道,开园后,创客们纷纷涌来,不到两年时间入驻企业就达到61家,实现产值近7亿元。


针对青年创业者“无资本、无经验、无市场、无支撑”的痛点,园区推出瑞安市首个可凭“工位号”注册公司、全免费要素的众创空间——创E公社,提供资金与运营空间的全方位配套服务。2022年,创E公社获评国家级众创空间,成为瑞安市首家跻身“国家队”的众创空间。


“我们当初就是直接‘拎包入住’的。”入驻众创空间的集采农产品创客潘先生说,入驻园区,让他免去了初创时繁琐的地块申请、楼栋装修、办公用具配置等流程,免费水电网络,只要拎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就能开公司,真正实现“零成本”创业。


此外,园区邀请了国内创投、研究、服务界百名创业导师,27家创投机构,32家服务商入驻,提供免费咨询、辅导服务、天使投资等服务,定期开展创业培训、经验分享会、资源对接会,助力初创团队成长。设立在园区内的瑞安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不仅承接工商、税务、法务、人事代理等工作,更提供发展过程中政企对接、产业联合协作等创业保姆式服务。


这些要素,被形象地称为“阳光雨露”。凭借着“阳光雨露”的滋润,瑞安电商文创园构筑起“人才+资本+孵化”的创业闭环,创新要素高度集聚,不断磨合,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创新生态。

裂变——本土文创迎来“化学碰撞”


在电商文创园,每天都发生着一个个“互联网+创业”的奇妙化学反应。


浙江融社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社”)与园区的结缘,就是一个关于梦想、创新和发展的故事。借助园区提供的低成本办公空间及产业链资源整合支持,融社从六家独立设计机构到温州最大的设计师联盟,从承接小型设计项目到主导多个大型文创展馆,用一年时间完成了转型升级。

时间回溯至2016年,六家独立设计机构做出一个决定——在瑞安电商文创园组建“融社”设计师联盟。“过去温州很多文创项目都被杭州、上海的设计团队包揽,本土设计力量很难接到大单。”融社负责人潘孝建回忆道。


入驻创业园后,融社迅速整合资源,采用创新的合伙人模式,打造了温州地区规模最大的设计师创业平台。这种集约化发展模式很快显现出优势:2016年,融社打造的“瑞安喜文化”主题馆在当年的文博会上大放异彩,一举斩获多个奖项,打响了本土文创的第一枪。


“我们做的不是简单的空间装饰,而是有温度的文化叙事。”潘孝建这样诠释融社的设计理念。很快,这种立体化的文创思维很快获得市场认可。继“喜文化”主题馆成功后,融社接连拿下瑞立渔人码头、威泰机械厂房改造、理享104展览文创园等大型项目,每个作品都成为展示瑞安文化的窗口。


“园区不仅是办公场地,更是一个资源对接的枢纽,这里自带的影响力和集聚效应,很大程度上也帮助融社平台被更多的市场认知并认可。”潘孝建表示,电商文创园的孵化体系为融社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持。通过园区搭建的产业链对接平台,融社获得了与政府部门、企业客户的直接沟通渠道;定期的创业辅导活动,则帮助团队完善了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


当分散的创意力量找到聚合的平台,当本土文化遇见专业的设计思维,就能迸发出改变行业格局的能量。融社在瑞安文创产业逐步站稳脚跟,业务逐步向工业企业厂房、室内装饰等设计板块拓展,业务范围也拓展到杭州、宁波等地区,去年正式“毕业”。“我们证明了,瑞安设计师不仅能做好本土项目,更有能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创品牌。”潘孝建说。

成长——从一杯咖啡到“陪跑式创业”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十年来,瑞安电商文创园构筑了一张完善的企业“迁徙图”,从这里“毕业”的项目,如满天繁星般在各个创新领域闪耀。


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瑞安市首家创业咖啡馆——悦创空间的成长与蜕变。


说是咖啡馆,悦创空间并不靠咖啡香气揽客,而是以“创业服务”为核心,为创业者搭建起一个创业孵化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令创业者获得投资或项目发展的机会。正如创始人张武杰所言:“我们卖的不是咖啡,而是让创业简单一点的可能。”

在悦创空间里有一个舞台,是为路演而设置的。“每周五或周六,我们都会安排路演,让创业者把自己的想法说给投资人、其他创业者听,包括盈利模式、客户对接等想法。”张武杰说,“开放式的环境,让创业者都是楼上楼下的关系,有事喊一嗓子,马上就能凑齐一帮人商量。”


为了证明创业咖啡馆模式能够真正为企业创造持续价值,悦创空间不仅提供场地和服务,还致力于构建一个助力企业成长的生态系统,成为企业成长“陪跑者”。其中,与浙江力诺流体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诺”)的合作堪称最具代表性的服务升级样本。而这段始于2016年的缘分,最初只是一张3000元的团建活动订单。


“开业没多久,我们就瞄准了当时正火的派对经济蓝海,力诺对我们团队创新推出的‘派对服务一站式解决方案’很感兴趣,就把一场员工团建活动办在了悦创空间。”张武杰回忆道。正是这场看似普通的团建活动,让悦创空间的服务能力得到验证。活动策划团队巧妙地将力诺的企业文化融入互动环节,参与的员工在轻松的氛围中加深了对企业价值观的理解。


这次合作就像打开了一扇门。随着力诺启动战略升级和总部搬迁计划,悦创空间逐渐从活动服务商转型为全方位的品牌合作伙伴。


“从最初的团建活动,到后来的文化建设、品牌形象升级、上市筹备,我们见证了悦创空间团队的成长,他们也陪伴我们走过了关键发展阶段。”力诺董事长陈晓宇表示,“这种长期陪伴式的服务,比单纯的项目合作更有价值。”


如今,双方的合作范围已扩展到年度品牌活动策划、员工培训等多个领域,累计合作金额超过百万元。


这种跨界整合不仅拓宽了营收渠道,更强化了平台资源的聚合能力。从文创园“毕业”后,悦创空间更名为赵与章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将服务延伸至企业品牌活动等更加广泛的领域,如今的年营业额已突破500万元。

服务——四大平台构筑全周期创业港湾


十年间,瑞安电商文创园建立起温馨全面的高效助企服务体系,让创业者自入驻之初便感受到“家”的体贴和温暖。


2015年,艾千家居在园区开出1000平方米的瑞安线下体验店。“入驻后我们发现,政府领导高频走访带来的品牌曝光,叠加园区内技术、市场信息的无缝流动,无形中增强了我们的竞争优势。”艾千家居负责人蔡云飞对园区服务如数家珍,她说,“十年间,艾千家居和园区共同成长,充满活力的环境和无微不至的助企关怀,让我们的创业路走得不孤单。”


“做好服务”说起来简单,如何做精做细,就考验实力了。


自成立以来,园区就致力于打造“区域城市产业互联网双创服务平台”,这个大平台由四个分平台组成,分别是政策对接平台、双创服务平台、党群服务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

该园区多次承办瑞安市创新创业大赛,吸引600余个项目参赛;创新党群学习方式、交流方式、活动载体;组建百人创业导师团、法律顾问团……四大平台的搭建,为园区企业提供了保姆式服务,让他们有了安心创业的环境。


“这些都是园区根据入驻企业特点提出的亮点服务。”园区负责人介绍,例如,很多初创企业的负责人都比较年轻,对政策缺乏了解;而因为企业创建不久,政府部门对其也缺乏细致了解,很难提前介入提供帮助。这个时候,园区就会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搭建政策对接平台,对接政府部门,梳理每家入驻企业的具体资料,为其争取各类奖励、补助,协助办理各种手续。据统计,自2015年建成以来,园区累计入驻优质企业140余家、孵化创业项目近200个、服务企业超3万家次,对接各项政府奖励、补助资金超过2000万元。


如此细致的服务还覆盖了企业发展全周期。比如,助企服务队定期入企,在深入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打造定制化服务;利用各种节日契机,在园区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通过自身融媒资源,为企业开展业务牵线搭桥、助力赋能。


除了用好服务留住创业者,文创园的向心力还体现在哪里?创业者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烦恼,那就是初创阶段没有那么多的启动资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园区在资本与产业的深度联动上,下了一番“苦功夫”。


“印象最深的是,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扶持政策尚不明朗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园区主动为入驻企业减免租金及物业管理费,给企业吃下生存发展‘定心丸’。”蔡云飞感慨,在创业的艰难时刻,更能体会到园区带来的强大驱动力,“在文创园里,所有政策都能迅速落地并不断迭代,既帮助我们‘轻装上阵’,也让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推荐阅读
动态 | 瑞安开发区:助企纾困加速度项目建设开新局
动态 | 惊喜!海盐开发区上新一批“造梦空间”
动态 | 抓实“三个新”  百步开发区党员教育培训向“实”有“力”

?来源 | 天瑞地安客户端

?编辑 | 詹志平

?审核 | 韩婕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合作联系请后台留言


分享、点赞、在看!为浙江开发区三连击!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