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
初夏的台州湾畔,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各地经济开发区建设热潮涌动。
随着“1+1+9”产业开发平台协同发展体系全面成型,台州产业平台正以“招引大项目、培育新动能、构建新格局”的系统思维,驱动“制造之都”向“智造名城”加速转型。
产业平台正成为台州招商引资的主战场。
年初,台州发布全市产业平台招商电子册,集中推介100个重点园区、楼宇、地块等招商资源,实现招商信息“一图统览”,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腾足空间。同时,还推动8个产业平台设立独立招商部门,强化“一把手”牵头招商,全面打响产业平台招商攻坚战。
1至4月,全市产业平台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9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8个,分别占全市总量的83%和90%,展现出强大的项目吸附能力。
1月3日,三门经济开发区与宁波科元精化有限公司年产260万吨化学品及新材料一体化项目签约。为招引该项目,三门创新“专项基金+配套破题”组合拳,联合省产投集团设立15亿元专项基金,并与科元精化创新打造危化品码头共建共享模式,全方位破解项目配套难题。
台州湾新区通过“场景招商”,开辟新赛道。在2025台州低空经济产业机遇发布会上,推出政策、项目、场景“三张清单”,吸引北京航天驭星、中科空天数字研究院低空遥感AI服务平台等12个重大项目现场签约。
通过首位产业聚项目,临海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集中签约迦美信芯、天易合芯、阜时科技等数字经济总部搬迁项目;温岭加快建设半导体专业园区,成功招引12家半导体项目;玉环在开发区建设机器人园区,导入环动科技、海德曼、翼菲智能、梵煜科技等一批机器人产业矩阵……一批特色专业园区正加速形成。
5月26日,北平机床(浙江)股份有限公司几位技术人员正对一款型号为BP850的精密立式磨床进行调试。“这款产品过去只能依赖进口,企业通过3年技术攻关,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研发人员介绍。
作为一家专注五轴数控磨床研发制造的企业,北平机床2017年自建实验室,年研发经费占比7%以上。通过工艺技术创新,北平机床实现五轴数控工具磨床、精密立式磨床、精密复合数控磨床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整厂产线化进口替代,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这恰是台州产业平台创新生态培育的缩影。
不仅培育创新型企业,台州还致力于提升科创平台能级。自浙江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2023年在温岭揭牌以来,台州市一直推动其高质量建设。通过建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中试验证、产业落地等“四大平台”,目前该创新中心已承担国家级项目7项,带动台州数控机床产业向中高端攀升,去年还赋能浙东工业母机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坐拥省级“塔尖重器”,台州市还出台了《台州市创新联合体建设指导意见》《台州市科技型企业研发中心管理办法》,健全完善“技术创新中心+实验室+创新联合体”高能级科创平台体系。今年,全市产业平台新认定第三批市级重点实验室28家,评定一星级市级重点实验室11家。
5月11日,今年台州首船约6070吨的新西兰进境猕猴桃抵达大麦屿港区。不同以往的靠岸即走,此次近3000吨猕猴桃暂留在了大麦屿港国际生鲜冷链中心,成为冷库的首批“客人”,等待后续销路。
今年3月,玉环开发区大麦屿港国际生鲜冷链中心正式投用,冷库总库容达53154立方米,按存储温度分为冷藏库和冷冻库,可满足不同温度的进口冷链食品储存需求。冷链中心的投用,意味着大麦屿港区打通了农水产品从靠港、装卸、仓储到运输全产业链。
在产业平台开放跃迁方面,台州多点突破成效显著——
4月,路桥开发区获批全国首个进口再生金属原料转关试点和指定检验地点试点,国际再生金属交易中心成功纳入全省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该中心通过系统开发、场地改造、调度中心建设等,有效破解进口再生金属原料监管查验“多次开箱、等待时间长、成本高”等痛点,将通关时间压缩50%,物流成本降低三分之一。1至4月,平台交易额突破130亿元,拉动再生金属产业增长16%。
与此同时,各县(市、区)与综保区产业联动不断深化。台州市聚焦保税物流、保税加工、跨境电商等业态,推动优质外向型企业入区发展,实现数据共享、平台共用。目前,台州综保区已先后实现保税加工、二手车出口等领域“零的突破”。
从低空经济“振翅高飞”到数控机床“国产突围”,从冷链物流“链通全球”到再生金属“通关革命”,台州产业平台通过项目招引、科创赋能、开放突围的立体化实践,正在长三角经济版图上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 | 台州发布
?编辑 | 沈含
?审核 | 韩婕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合作联系请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