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动态 | 以项目建设助推产城融合 余杭开发区蝶变发展背后的人大实践
最新动态
动态 | 以项目建设助推产城融合 余杭开发区蝶变发展背后的人大实践
2025-06-251





杭州城北、东苕溪畔,余杭经济开发区内数十个项目现场,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2019-2024年,余杭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从13.09亿元增至60.03亿元,年均增长35.61%,今年1-5月又创下历史同期新高。投资的稳步增长,驱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宽阔的道路纵横交错,崭新的楼宇拔地而起,岸绿景美的公园映入眼帘……一座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正在逐步成型。余杭开发区持续发展蝶变的背后,凝聚着余杭开发区人大代表们多年的履职坚守,也见证着杭州市余杭区人大常委会余杭经济开发区工委的担当作为。






#01

聚焦民生实事 促成项目落地

解决民生实事,人大代表能够做些什么?


几年前,人大代表关注到随着开发区产业的不断提升、人口的不断涌入,区域教育资源愈发紧张,据此提出了《关于尽快落实仁和二中规划选址的建议》。


代表的建议,立即得到了答复,仁和二中项目被列为下年度教育项目建设任务。为顺利推进项目,余杭开发区与仁和街道加快推进仁和二中的规划选址,新学校的建设紧锣密鼓地提上了日程。

随后,在人大代表的关心和推动下,经过选址论证,项目落在了余杭开发区南片,地块东邻毛墩坝路,西邻仁河大道,北邻规划道路,南邻云乐街,拟新建54班初中,可招生2700人。


2024年6月,随着首根试桩顺利开钻,仁和二中项目正式开工。目前,项目一期土建已全部完成,计划于2025年9月交付使用,建成后,余杭开发区将迎来第二所公办初中,基础教育配套、优质教育资源都将进一步提升。

为了把群众的“心上事”当成“上心事”,近年来,余杭开发区人大工委组织代表们深度参与项目的前期部署环节。近日,余杭开发区召开第一届议事会第四次会议,议事会成员票选出了5个民生实事项目,涵盖了商务生活配套、交通路网、住房保障等群众关心的多个方面。这些项目的有序推进,将持续提升在余杭开发区工作、生活的幸福感。



#02

畅通联络机制,解决建设难点

“建设产生的渣土量很大,但是附近渣土处置点比较少。”“渣土堆积太多,还会影响到在建工程的进度。”在过去几次现场视察中,代表们记录下项目推进中的堵点。

收到问题后,余杭开发区立即着手探索渣土就地消纳,根据运输距离、地形地貌等条件,在辖区内划设了仁良路以西M2-01地块等4个渣土消纳地块,目前已累计消纳渣土约30万立方米。这一举措不仅有效缓解了树东路以南公租房等项目渣土外运难题,加速了项目建设,而且大大降低了渣土频繁转运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除了渣土外运之外,针对产业项目,议事会成员也提出了专业建议:要建立技改项目和数字智能化项目联系制度,促进项目进度,提升实施效率。根据建议,余杭开发区进一步完善了项目联系人“一对一”指导服务,并推出“助企服务卡”,载明政策申报、证件办理等20项涉企工作的具体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给出了政企沟通的“更优解”。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为了畅通与代表们之间的联络,余杭开发区人大工委通过完善联系会商机制、进度通报机制和意见办理机制,组织代表们开展现场视察、专题研讨、议事会讨论等活动,提高开发区项目管理水平。2024年,助力项目建设被选定为余杭开发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一站一品”建设内容。

在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宏大棋局中,项目建设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落子”。眼下,余杭开发区正全力推进贵品智能等14个产业项目和树东路以南公租房等26个在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这些项目奏响了产业升级与城市提质的协奏曲,推动着经济活力与人居魅力相得益彰,构筑起区域最核心的竞争力。


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这其间,人大代表的履职热忱转化为解题破局的智慧,职能部门的积极作为结出了惠及民生的硕果,社会各界的同心协力汇聚成驱动发展的势能。一幅产业、城市、居民互促共荣的时代画卷正在余杭开发区这片热土上上演。

推荐阅读
动态 | 海宁开发区:龙头牵引招商 链动产业生态集群
动态 | 向新而行!看浙江中日(平湖)产业合作园向心力从何而来
动态 | 绍兴滨海新区老纺织厂蝶变科创沃土

?来源 | 余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编辑 | 沈含

?审核 | 韩婕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合作联系请后台留言


分享、点赞、在看!为浙江开发区三连击!图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