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浙江余杭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余杭开发区”)内,艾赛斯(杭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赛斯”)正井然有序地生产着纤维缠绕气瓶。
这些看似普通的容器,承载着中国复合材料气瓶从“跟跑”到“领跑”的十年征程,更折射出一个开发区以人才为支点撬动产业链式招商的生动实践。
从样本到标准,传统企业的破局之路
1
“欧洲超市里,售卖的复合材料气瓶轻得能单手举起,而国内还在用笨重的钢瓶。”2015年,从英国伯明翰大学归来的陈亚鹏站在父亲创办的獐山钢瓶厂前,手中攥着从海外带回的复合材料气瓶样本,心中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研发属于中国自己的复合材料气瓶。
这位拥有海外先进材料知识的年轻人才,带着国际视野与创新思维,成了余杭开发区重点引进的高端技术人才。
毕业回国后,陈亚鹏先后在杭州余杭獐山钢瓶有限公司担任供应链主管、海外销售总监、副总经理等职务,更深刻地理解了气瓶和压力容器市场的痛点与潜能。2018年,他创立艾赛斯,向被国外垄断的复合材料气瓶技术发起冲锋。
公司创立后,项目推进成为首要任务。“从项目拿地到竣工验收,余杭开发区的服务始终如影随形。”回忆起初建厂房之时,陈亚鹏仍记忆犹新,“在最初厂房规划使用空间时,由于我们的生产设备属于大型器械只能放置于一楼,余杭开发区在三、四楼的空间的利用上给了很多好的建议,帮助我们在不浪费厂房空间的同时将使用功能合理化。”
在余杭开发区“阳光雨露”的滋养下,陈亚鹏的创业之路如同被按下了加速键。2019年,艾赛斯第一条Ⅳ型气瓶生产线调试成功;2020年,艾赛斯成为全国首家Ⅳ型气瓶自主研发生产试点单位,填补了相关行业空白;2025年5月,更与浙江大学、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单位共同牵头,制定《液化石油气高密度聚乙烯内胆玻璃纤维全缠绕气瓶》国家标准。
“从团体标准到国家标准的跨越,离不开余杭开发区全链条的服务与支持。”陈亚鹏介绍道。如今,艾赛斯单条生产线年产可达30万只,其产品已远销30余个国家和地区。
以才引才,链式反应激活人才招引新动能
2
令人惊喜的是,这家企业正以"人才磁极"的姿态,吸引着更多行业精英向余杭开发区汇聚。
2024 年底,余杭开发区敏锐捕捉到一条关键消息——艾赛斯透露浙江大学有一个极具潜力的人才项目正在精心挑选合适的产业平台。余杭开发区马上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吸引高端人才、助推产业升级的绝佳契机,容不得丝毫懈怠。
得知消息后不久,余杭开发区投资促进处迅速行动,组建包含招商专员与人才服务专员的专项工作组,马不停蹄地奔赴浙江大学。他们带着满满的诚意与详尽的规划,就项目如何顺利落地、落地后能够享受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上门讲解。项目方对余杭开发区的专业与诚意印象深刻,表现出浓厚的合作兴趣。
然而,吸引高端人才项目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工作组没有满足于一次的交流成果,而是紧接着进行了第二次登门拜访。这一次,他们带着更加完善的方案,再次与项目方深入探讨项目落地的各项事宜。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次登门拜访后,好消息随之而来。2025年5月,由陈亚鹏牵线引进的浙江大学人才领衔的"先进轻量化复合材料储氢系统"项目落地余杭开发区。“当年余杭开发区帮我搭建舞台,现在我要为更多人才当好'引路人'。”陈亚鹏说。
这种“以才引才”的链式反应,正是余杭开发区人才战略的生动注脚。近年来,余杭开发区扎实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工作,构建起覆盖项目孵化、技术攻关、市场拓展、金融知识的全周期服务生态,一批行业领军人物、创新团队、青年人才纷纷到此创业发展。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余杭开发区已引荐落地14个领军人才项目。
余杭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坦言,人才工作没有"终极答案",只有“进行时态”。下一步,余杭开发区将继续联合辖区内龙头企业,共同构建全方位、全链条的人才招引体系,为各方英才铺就一条通往广阔天地、施展人生抱负的坚实桥梁。
专栏 | 产业链攀高向“新” 明州开发区签约可庭科技智能机器人项目
专栏 | 国内首个!普陀开发区(六横片区)企业制定这一行业标准
?来源 | 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 沈含
?审核 | 韩婕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合作联系请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