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开发区
浙江常山经济开发区由点到面、由小及大,持续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已发展成为浙江产业高度聚集、区域发展带动力强劲的开放平台之一。
目前,常山开发区下辖新都片区金川片区、辉埠片区和化工集聚区4个片区,总规划面积19.56平方公里,是省级经济开发区。至2024年底,园区共入驻工业企业583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60家,2024年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07.9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8%。
多年来,一代代常山人在昔日山区土地上接续创业,结出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累累硕果。常山开发区不断破除要素、人才、环境等制约,探索出一条独特的山区县域高质量发展之路。
● 产业焕发生机 ●
在浙江西部的山区县常山,谁能想象,这里弥漫着“新”潮涌动的气息。在这里企业纷纷推出新产品,建设新厂房,启动新项目,动力充沛,势不可挡。
轴承产业是常山传统优势产业,凭借数字化改造赋能,产业迎来新机遇。当下,常山是国内轴承制造品类全、规模大、产业链完善、制造能力强的产业基地之一。
位于常山开发区的浙江辰通轴承有限公司迁建项目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忙碌地进行着收尾工作。自今年3月项目开工以来,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已经完成了整体建设进度的90%。随着工人们争分夺秒地铺设安装厂房配套设施,项目的竣工指日可待。
“瞄准细分市场,在产品开发和工艺提升中,年产800万套高端精密轴承智能生产线建成投产后,将加速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一路走来关键就是靠创新,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将突破1.1亿元。”浙江辰通轴承有限公司项目总经理王传录表示,浙江辰通轴承有限公司是集新能源汽车轴承、智能机器人轴承、高端机械设备轴承加工、生产为一体的专业制造商。项目施工期间,常山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时常来到企业走访,收集企业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制定“一企一策”帮扶方案,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解决。
常山县作为浙江省轴承制造的早期发源地之一,已形成涵盖套圈锻造、车加工、热处理、成品装配及保持器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截至2024年,全县共有轴承企业100多家,年产值约40亿元。
当前,常山开发区重点培育“3+X”主导产业,“3”即为高端装备零部件、“两柚一茶”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新材料产业,“X”是指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高端钙等X个新兴产业。2024年,常山开发区“3+X”主导产业共有规上工业企业105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59.1亿元,同比增长13.7%,占开发区规上工业总量的76.5%。
“3+X”产业是常山县工业经济的基本盘,2024年全县“3+X”规上工业企业127家,实现产值171.5亿元,占全县比重的71.8%。可以说,只要主导产业发展得好、后劲足,就能有效支撑全县工业经济稳中有进、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 创新产业向新行 ●
目前,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激发企业创新动能。
步入常山开发区的浙江富乐德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半导体专用设备智造项目(浙江大和半导体产业园四期)建设现场,内外装修正同步推进,项目于去年8月开工,总投资5.7亿元,今年4月25日主体结顶,项目达成将新增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主要分为半导体机加车间、表面处理车间和包装机械生产车间。自6月起,该项目进入高强度攻坚期,每天有一千多人在现场作业,十多个管理班组职责清晰、协同运转。
浙江富乐德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半导体专用设备智造项目
“包装机械生产车间是依托浙江大和半导体产业园建成的,是面向全球高端饮料包装机客户的生产基地,涵盖机加工、产品检验和组装等生产能力。”浙江大和半导体产业园行政副总经理阮宜海表示,预计于今年10月建成半导体专用设备智造项目,将有利于浙江大和半导体产业园在集成电路镀膜、刻蚀、沉积、扩散等关键制程环节深化布局,以更全面、更成熟的制造体系赋能半导体装备核心零部件供应,全力打造全球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半导体装备核心零部件综合供应商。
制造业加快迈向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常山一批企业也投身工业产业新赛道,涵盖形成了以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为主的智能工业产业集群。至目前,常山开发区每年增加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累计企业数达到了9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每年增加3家以上,累计企业数达到了31家。
当下,常山开发区许多传统产业企业顺势而为、踊跃向“新”,通过改造升级、提质增效,激发新动能,打开新局面,有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 新业态推动产业升级 ●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护航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极。眼下的常山,新产业新业态遍地开花,为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浙江哲丰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展厅内,又陈列“上新”了一款新产品,平时的很多电子产品都要用到它,它就是电解电容器纸,这种被称为电子工业“隐形守护者”的特殊材料,虽然单件产品中的用量仅以克计,却承担着隔离电极、吸附电解质的关键作用,是保障电子产品稳定运行的“幕后英雄”。
浙江哲丰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景
瞄准电子元器件产业链的“卡脖子”环节,哲丰将电解电容器纸这一“小而精”的核心材料作为重点攻关方向,公司斥资10亿元启动年产5万吨电解电容器纸智能制造项目,并将于明年下半年建成投产。这一项目的落地,将有效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提升我国高端电子材料的自主供给能力。
“我们园区积极布局上下游产业,从原料到成品到C端,进行全产业链打造,到‘十五五’末,整个产业园产量预计突破100万吨,实现产值超100亿元目标。”浙江哲丰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史君齐说。2024年,哲丰系完成工业总产值47.1亿元,今年预计将突破50亿元。
经济开发区是常山县域经济的主战场、主平台,县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基础、要素支撑和空间保障。解决企业在核心技术研发、绿色生产过程中的堵点难题。加快构建产学研协同的创新生态。持续发挥激励政策的撬动作用,用好用足衢州市“南孔精英”高端人才项目资助政策和每年3000万元的“先投后股”政策,支持市场主体创业创新。同时,加强与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衢州学院等高校院所开展合作,积极搭建产业技术对接平台,实施共性技术“揭榜挂帅”,推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和共享,拓展衢州市在杭州余杭区、常山县在杭州拱墅区的“科创飞地”,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持续推进企业向新、向高攀升发展,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我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强化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充分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务实的举措,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高地和创新沃土,为常山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常山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徐小飞表示。
共富 | 景宁开发区项目攻坚提速 促产业升级发展
共富 | 保持第一近4年!三门凭什么?
?来源 | 中国县域经济报
?编辑 | 沈含
?审核 | 韩婕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合作联系请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