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动态 | 金华经开区:践行“两山”理念 力促“双核”提升
最新动态
动态 | 金华经开区:践行“两山”理念 力促“双核”提升
2025-09-104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在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更新版图上,今年也是“品质双核提升年”,中央创新区(南区)与双溪西路片区就是金华经开区城市更新的“双核”引擎。


中央创新区(南区)位于湖海塘西岸,该水域的滨水空间历经生态修复与功能升级,成为集市民休闲、文旅体验于一体的“城市绿肺”,清水绿岸间彰显着生态红利;双溪西路片区是江南核心区,从规划之初就植入绿色配套,重点打造地下管网,做好城市“里子工程”,让老城区在生态赋能中焕发新生。两大片区的更新实践,共同勾勒出金华经开区以“两山”理念为指引,推动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的清晰路径。


1


湖海塘:

从“城市伤疤”到“生态明珠”

“难以想象以前的臭水湖,现在能如此美丽。”在不久前结束的湖海塘音乐季活动中,74岁的居民胡双龙站在湖海塘畔不禁感叹,清新的微风赶走夏日炎热,干净的湖面倒映着舞台灯光的璀璨。他见证了这片曾因污染沦为“城市伤疤”的水域,历经十年蝶变,不仅成为金华人心中的“小西湖”,更以生态为笔重绘城市发展版图,演绎着“一个湖提升一座城”的时代故事。

20世纪80年代,湖海塘周边养殖业无序扩张,直接导致湖水黑臭、鱼虾绝迹,水质一度跌至劣Ⅴ类。2013年起,金华经开区启动湖海塘改造工程,关停500余家养殖场,实现全域禁养,清淤65.71万立方米并建设截污纳管系统,彻底切断污染源。2023年,金华经开区重构湖海塘生态系统,种植苦草、黑藻等水生植物,构建72万平方米“水下森林”,引入蚌螺鱼虾形成生物链,配合水质净化站每日最多处理10万吨上游来水,最终实现水质稳定达到Ⅲ类。


“2023年湖海塘生态修复案例入选全省生态共富最佳实践名单,年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创造近千万元收入,从‘生态负债’变成了‘生态资产’。”金华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生态科科长王辉介绍。如今,湖海塘智能化生态环境监管网络24小时不间断运行,黑脸琵鹭等珍稀物种重返栖息,印证了该区域“以水养鱼、以鱼控藻”生态系统正趋于成熟。

生态红利的释放重塑着城市空间价值。湖海塘公园不仅是生态地标,更成为复合型城市客厅。4.6公里环湖绿道串联起智能AI健身设备区、水上运动中心和滨水市集。近年来,这里不仅举办了全国电动冲浪板锦标赛、环湖马拉松等知名赛事,更于2023年入选国家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试点。


这颗“生态明珠”的光亮,也照亮了周边整个区域。湖东片区打造“15分钟生活圈”,安置社区通过数字化改造激活基层治理活力,科教、医疗、养老与文化需求被充分考量,让“宜居”从口号变为现实。湖西片区主打中央创新区(南区)规划建设,引入中交城市投资(金华)有限公司采用“投资+开发+运营”模式,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推进开发,规划建设12栋超高层科创总部、长三角协同创新园等,打造浙中科创中轴线。仙源路湖底隧道建成后,将实现西岸科创研发、东岸品质生活的区域联动,让湖海塘片区从昔日的城乡接合部蜕变为产城人融合典范。

生态优势正加速转化为产业动能。中央创新区(南区)锚定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健康生物医药三大核心产业,吸引龙头企业补链强链。金创绿谷项目作为区域内的科创核心,将建设集研发、总部、居住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区域内同步推进智慧城市、零碳社区等创新实践,新建建筑100%执行绿色标准,探索海绵城市与清洁能源应用。


站在湖海塘畔,历史与未来在此交汇。曾经的污染印记,如今成为生态转型的见证者;曾经的城郊洼地,正在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当湖底隧道贯通两岸,当金创绿谷崛起为浙中科创高地,这座以生态为魂的未来之城,将继续诠释“一个湖提升一座城”的无限可能。

2


双溪西路:

“两山”理念贯穿老城更新主线

连日来,金华经开区龙渎河南岸的双溪西路片区呈现出一片火热的建设景象。位于原婺星小区地块的首个商业住宅楼项目拔地而起,金华市南苑教育培训中心项目正有序施工。将镜头拉高俯瞰,片区路网框架已逐渐成形,首批开工的四条新建道路已部分具备通车条件。若沿着新建的婺星路截出一个切面,可以看到地下排水管网与路网一同被拓宽翻新,为片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地下管网虽深藏地下,却是城市平稳运行的“生命线”,更是践行“两山”理念的关键环节。


滨江路片区地下管网改造及建设工程项目是双溪西路片区更新的“里子”工程。“项目预计扩建约5.7千米雨水管网及排水箱涵,新建10千米雨水管网及排水箱涵与给水管网。”中铁建设集团华东分公司项目负责人胡茂成介绍,此次片区更新为老城区铺设新管道提供统一规划契机,极大提升了管网建设科学性与系统性,考虑到未来片区人口增长、产业布局及交通发展趋势,规划团队极具前瞻性地预留了充足接口与扩建空间;加上未来城市对于生态环境提升的期待,围绕海绵城市理念,升级传统雨水收集排放系统,设置透水铺装、生态树池、溢流型雨水口等,增强城市应对雨水、分流污水的能力,让城市在发展中更好地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生态保护与城市功能提升的有机结合。

优化完善滨江绿地布局,是双溪西路片区更新践行“两山”理念的又一重要举措。双溪西路北侧规划为城市公园绿地,道路两侧依绿地规划预留。贯通滨江绿地的新建次干道,将为市民打造漫步阅江览城望山的慢行网络,让人们在城市中亲近自然,享受极具生态特色的文化地标、城市配套及高质量滨水景观,使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市民可感可触的幸福源泉。


与双溪西路片区隔江相望的五百滩,启动了“文化活力岛”的改造提升项目,通过既有建筑改造更新为音乐厅、美术馆、自然科技博物馆等,实现文化设施补缺、提质,推动文化艺术、休闲活力与生态理念高度融合。

双溪西路片区城市更新过程中,金华经开区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了项目建设时序策划,确保各项工程有序推进,相互促进,在城市更新的实践中践行“两山”理念,实现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的重塑,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发展新样板。


随着双溪西路片区城市更新的稳步推进,金华经开区正逐步绘就一幅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的美好画卷。未来,这里将崛起一座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区,成为“两山”理念在城市建设领域的生动实践范例,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真正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好愿景。


图片

动态 | 招商蓄势 生态筑基 绍兴柯桥经开区锚定医疗健康赛道

动态 | 海宁开发区:探寻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来源 | 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编辑 | 沈含

?审核 | 韩婕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合作联系请后台留言

图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