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诞生首家专用车生产企业
近日,温州远程绿色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公示,被正式列入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99批)新准入车辆生产企业名单,标志着泰顺首家专用车生产企业正式诞生,实现该领域“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里程碑,更是泰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的重要成果。在这一重大突破背后,是泰顺坚持“产业强县”战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系统性努力。泰顺开发区及万洋众创城(吉利)指挥部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展现了高效的组织力和执行力。
攻坚园区建设,
筑牢产业硬支撑
面对山区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等挑战,在泰顺“领导牵头、部门联动、挂图作战”的工作机制下,泰顺开发区及万洋众创城(吉利)指挥部坚持“周会商、月协调”高频调度,科学组织施工、昼夜连续奋战,仅用240天便完成270万立方米土石方平整和3.3万方钢结构安装,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项目首批车辆于2024年12月顺利下线,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下线”;2025年3月实现标准厂房竣工验收,5月完成不动产权证办理,为企业顺利通过工信部准入审查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同时,系统性推进南部产业园控规调整和园区道路、科创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产业平台综合承载能力。
优化服务机制,
畅通项目快车道
依托“链长+专班”服务机制,泰顺开发区深入开展“面对面交流、点对点解题”助企活动,建立“一周一会商、一月一协调”攻坚机制,由县领导牵头召开专题会议7次,累计破解各类问题20余项,高效协调完成工信部审查申报、现场审核及过会公示全流程,2025年8月高质量通过专家组现场审核和工信部过会,彰显了“泰顺速度”和“泰顺服务”的品牌效应。此外,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实践基地和产学研平台,五年计划培养技能人才1000人,强化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完善产业生态,
提升区域集聚力
为保障企业生产和后续发展需求,泰顺开发区积极争取并整合各级政策资源,加快推动充电桩、物流园等配套设施布局,积极拓展新能源车辆在公共领域的示范应用,指挥部加快完善园区道路、供水、排污管网等基础设施,系统规划近中远期水电气供给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园区承载力和竞争力。同时,以吉利控股集团与温州市政府深度战略合作为契机,积极承接温州醇氢汽车产业园建设,持续引进电池、电控、车身材料等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构建“整车+零部件+场景应用”产业集群,为打造浙南闽东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准入成功,是泰顺围绕“生态工业三年倍增行动”目标、深化“3+3”产业赛道布局的关键一步。以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项目为龙头,泰顺正加快构建“吉利+纳百川+N”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生态,积极引进培育上下游配套企业,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目前,已带动15家企业签约入驻万洋众创城,逐步形成制造能力与创新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新格局。未来,泰顺开发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聚焦新能源汽车及专用车赛道,加快醇氢电动商用车等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拓展产品品类、扩大产能规模、优化产业生态,力争为泰顺完成2027年实现工业产值破百亿,203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逐步成型的目标注入更多经开力量。
共富 | 文成:优化营商环境 做强山区“新质生产力”
共富 | 龙泉开发区:空间“大”起来 产业“强”起来
?来源 | 泰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编辑 | 沈含
?审核 | 韩婕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合作联系请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