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行业正在悄然兴起,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品加速上市,应用场景不断创新,行业发展欣欣向荣。
1
AI医疗器械定义
AI医疗器械是具备人工智能功能的医疗设备或软件,能够通过数据学习、推理和决策,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其预期用途的医疗器械。其核心在于利用AI算法处理和分析医疗数据,提供诊断、治疗建议或预测结果。
2
AI医疗器械产业链
AI医疗器械分为AI手术设备、AI医用侦察和监护器械、AI眼科器械、AI放射器械、AI物理治疗器械、AI医用康复器械、AI医用成像器械、AI注输(护理和防护器械)、AI临床检验/检测器械等,其产业链主要包括原材料(钢材、塑料)、硬件(芯片、传感器)、软件系统、数据服务、先进技术(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AI技术(数据采集、机器视觉、机器学习、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表:AI医疗器械产业链情况
3
AI医疗器械政策情况
近年来,国内高度重视AI医疗器械的发展,发布了一系列AI医疗器械政策,涵盖监管、技术创新、数据安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旨在推动AI医疗器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些政策不仅加速了国产替代的进程,还提升了国内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表:2025年AI医疗器械产业政策情况
4
AI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概况
人工智能技术经过前期的发展,目前已实现商业化落地,赋能医疗器械加速向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随着AI医疗器械技术的不断革新,其应用广泛覆盖肺癌、乳癌、肝癌、心脑血管疾病、创伤和骨科及感染性疾病等病种,并逐步应用于诊查、诊断、治疗、临床决策、健康管理和康复管理等患者诊疗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提高健康服务治疗水平。AI医疗器械应用场景如下图。
图:AI医疗器械应用情况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全球与中国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运用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显示,2023年全球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84亿美元,2024年突破100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球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127亿美元,2030年将达到420亿美元。
图:2023年-2030年全球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趋势预测情况
目前,AI医疗器械各细分领域蓬勃发展,其中年复合增速超过60%的领域有癌症领域、肺炎诊断、冠心病诊断和骨折诊断,癌症领域未来市场前景最好,年复合增速达71.5%,可应用于不同癌症的放射性、内镜、病理影像和皮肤影像等方面;其次为骨折诊断年复合增速达67.2%,AI技术能从X射线或CT扫描中自动识别肋骨骨折,并提供肋骨骨折动画视觉化以供进一步检查,有效减轻工作量和提高诊断准确度,通过标准化和稳定化诊断过程的能力以减少人为经验所造成的失误。
中国AI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概况
中国AI医疗器械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已取得显著进展。当前,中国AI医疗器械行业已经迈入商业化初期阶段,产品上市加速,应用场景持续创新,拥有核心关键技术的初创型企业也逐渐受到资本关注。据数据显示2019-2023年,中国AI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由1.2亿元增加至41亿元,随着技术进步、市场需求牵引、新兴市场主体不断涌现,2024年市场规模增至96.41亿元,预测2025年中国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242.3亿元,预计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0%,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图:2020年-2025年中国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趋势预测情况
融资情况
2018-2023年,中国AI医疗器械行业共发生318件投资事件,累计投资金额464亿元,共涉及144个企业项目。其中,2021年达到AI医疗器械的投资高潮,随后市场趋于理性,投资热度下降。2023年共发生50件投资事件,同比下降12%,投资金额共38亿元,同比下降46%。整体来看,AI医疗器械的投资主要集中在B轮之前,天使轮、PreA轮、A轮、B轮共185件投资事件,占比58%,初创型企业受到资本关注,在细分赛道拥有核心技术能力的项目备受资本青睐。
获批上市品种情况
AI医疗器械产品加速上市,影像诊断赛道热度最高。随着监管路径逐渐清晰以及技术发展逐步成熟,AI医疗器械取得注册证的步伐加快。数据显示,2018-2023年,中国共有123款三类AI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每年产品上市数量加速增长。其中,2023年有48款AI医疗器械三类产品上市,同比增长50%。在已上市的产品中,医学影像诊断软件占比超过50%,医学影像类产品种类多、覆盖范围广,是当前技术发展较为成熟的领域。
技术成果层出不穷,应用场景持续创新。生成式AI、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逐渐深入,从图像重建、评估分析,风险预测、手术规划、结构解析、健康管理等多个方面为医疗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
表:AI医疗器械主要类型
AI医疗器械覆盖领域情况
AI医疗器械主营产品类别覆盖诊断、治疗、监护、康复、中医等领域,主要集中于诊断与治疗两大方向,占比约66%;监护、康复领域占比超10%,分别为12.6%、14.1%;中医领域占比较小仅为7.5%。
图:2024年中国AI医疗器械企业产品结构情况
AI医疗器械产业分布情况
国内AI医疗器械产业呈现出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三大产业集群引领,伴随湖北、山东等地多点开花的发展局面。
表:中国AI医疗器械产业空间分布
5
总结
当前面对国内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AI赋能医疗器械产业顺势爆发,催生了相关产业的较大需求和创新,AI与医疗器械产业的融合在疾病早期筛查和长期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底层算法的不断迭代,AI医疗器械分析技术的能力不断提高,将更加注重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继而催生AI+医疗健康领域的进一步创新和扩容,实现行业高效、快速及人性化发展。
01
02
03
?来源 | 和达产业研究院
?编辑 | 沈含
?审核 | 韩婕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合作联系请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