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动能澎湃
完成高新技术投资15.1亿元
入料、薄铜、打码、机钻、通孔检查……9日,位于东阳开发区新材料“万亩千亿”产业平台的科睿斯半导体科技(东阳)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内,自动化设备正在进行基板核心层的钻孔作业,设备液晶屏上实时显示各道工序参数。上月,科睿斯FCBGA封装基板项目(一期)顺利连线,生产线同步启动样品打样、产品生产。
“FCBGA封装基板是CPU、GPU、AI等高算力芯片的坚实底座,而其中的ABF载板长期被海外企业垄断。”科睿斯半导体科技(东阳)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泰介绍,凭借核心团队的技术积累,科睿斯已突破ABF载板的关键工艺壁垒,产品的高散热、高密度互联需求更填补了国内FCBGA工艺的空白,实现了从“进口依赖”到“国产替代”的关键跨越,为国内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可控提供支撑。
科睿斯全力打造全球领先封装基板生产基地的实践,正是东阳开发区高新技术投资热潮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东阳开发区核心区域高新技术投资势头迅猛、持续递增,截至8月,累计完成高新技术投资15.1亿元,同比增长19.1%,彰显了澎湃的“新质”动能。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东阳开发区内众多企业纷纷加码技术升级与产能突破:浙江金象科技有限公司启动了LPG储罐供气系统产线升级项目,计划新增600多台(套)先进设备,同步引入智能化系统与设备,打造数字化车间模块。项目达产后,LPG储罐年产能将从2万台提升至4万台,罐车年产能从30台跃升至1200台。浙江东阳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则牢牢掌握电极箔、电解液等核心环节,尤其在积层箔技术领域,东阳光拥有全球独家产业化专利——该技术不仅实现生产过程无“三废”,还能在同等容量下将体积缩减20%,完美契合AI服务器等应用场景的需求。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要素保障。今年初,东阳开发区靠前谋划专项债申报等工作,积极争取资金保障,全面改善提升现有省级科技孵化器。该项目将打造集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新兴产业创新中心及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助力区域科技研发与产业创新。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东阳开发区今年还制定了“新质”培育计划:新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5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突破20亿元,推动东阳工业经济向“新”、向“智”、向“绿”,高质量发展实现突破突围。
打出项目攻坚组合拳
今年新签项目12个,总投资超60亿元
招商引资是经济增长的“源头活水”,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在本月初举行的2025第五届东阳人发展大会上,18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落地。其中,芯玑半导体芯片设计封测及模组制造项目、东阳光超级电容器项目、禾泰镁业镁合金新材料生产基地及配套项目、莞鑫新型包装片材项目等7个产业项目落地东阳开发区,涉及半导体、高端制造、新材料等重点领域。
今年以来,东阳开发区坚持把招强引优作为“头号任务”,持续牢固“项目为王”理念,聚焦招商引资“不放松”,聚力项目投资“不放手”,建立健全“精准招商”“项目专员”等工作机制,推动项目早开工、早竣工、快达产,为全市经济实现突破突围发展汇聚强大动能。
创优机制谋招引,构建招商“大格局”。东阳开发区推动构建班子领导带头、部门协同、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大招商”格局,瞄准产业链各环节,开展上门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持续吸引企业投资落户东阳。前三季度,班子领导分别带队前往上海、安徽、杭州及省内多个地市,开展招商考察和实地洽谈,成功招引居之安医疗器械智能制造、鸿岳医疗新型敷料等项目,进一步补齐、建强辖区生命健康领域产业链。
今年1至9月,东阳开发区累计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额超60亿元。目前在建项目20个,其中亿元以上在建项目14个,10亿元以上项目6个。科睿斯FCBGA封装基板、馨悦高新一次性纺织品智慧工厂等项目顺利投产,为产业转型升级点燃强劲“新引擎”。
聚力攻坚增效能,优化服务提进度。在新材料“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华懋地块建设现场,一边是塔吊林立、机械轰鸣的土建施工,一边是高耸的厂房,紧锣密鼓推进室内外装修和配套建设。位于此处的巨之星烫纸、乐婧服装、真牛针织等项目新厂房基本建成,计划年底前投产;华懋碳基材料产业园项目主体施工已完成85%,主厂房将于下月结构封顶;东阳光冬虫夏草、思科制冷新厂区、鑫吉和工贸等一批项目建设正稳步推进。得益于专员服务机制,不论是施工许可证办理,还是施工过程中的水电保障,东阳开发区项目专员均能第一时间响应,让企业切身感受到“贴身式”服务的温度。
今年5月,东阳开发区在全市范围率先实施项目专员服务机制,抽调中层业务骨干和年轻干部担任项目专员,辖区40个产业项目均已实现“一对一”专员服务全覆盖。三季度以来,东阳开发区锚定扩大有效投资“百日攻坚”行动总要求,迅速把行动要求转化为抓项目、拼服务、优环境的具体实践,实行“三张清单”管理,紧盯关键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对项目进展和问题解决情况做到“日走访、周汇总、月通报”,持续掀起推进项目建设的攻坚热潮。
新增4家“月度升规”企业
规上总数居全市首位
今年1至9月,东阳开发区新增4家“月度升规”企业,含工业企业2家(浙江恒筑智造有限公司、浙江源烯新材料有限公司)、服务业企业1家(浙江东望时代数智科技有限公司)、餐饮企业1家(东阳市广大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截至目前,东阳开发区规上工业企业总数已达124家,稳居全市首位,为东阳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3月份成立企业,6月正式投产,9月就成功升规,速度超出预期。”浙江恒筑智造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刚对东阳开发区的培育速度赞叹不已。该公司专注钢结构制作领域,涵盖厂房、场馆、桥梁、化工等多类型,一期投产后年度产能达3万吨,预计年产值超1亿元。“筹建初期,东阳开发区工作人员就主动上门解读助企政策、帮我们理清发展思路;投产后还手把手指导规上申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陈刚表示,企业升规后享受政策奖励的同时,市场知名度与发展信心也同步提升。下一步公司计划投入500万元升级生产线,推进绿色工厂与数字化车间建设,向更高质量发展迈进。
东阳开发区“快速升规”的企业案例不止一例。浙江源烯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东望时代数智科技有限公司等新增“月度升规”企业,均以“当年布局、当年落地、当年达标”的节奏,展现出强劲成长活力。
企业顺利升规,背后是东阳开发区精准高效的培育体系在支撑。今年以来,东阳开发区始终将规上企业培育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通过全面走访摸底园区企业,筛选出50家具有较强增长活力的企业纳入动态培育库,并按企业成长阶段与目标规模,将其划分为“小升规培育企业、五千万元培育企业、亿元培育企业、十亿元培育企业”四个梯度,构建“基础培育——成长突破——规模扩张——龙头引领”的阶梯式培育体系,全程陪伴企业由小做大、由弱变强;创新实施网格化服务,将东阳开发区细分为8个网格,中层干部每人牵头对接2个网格,每个网格再配备2名专职联企干部,形成“中层牵头+专职跟进”的责任体系,层层压实服务责任,确保第一时间掌握企业在生产经营、项目建设中的需求,并快速响应、高效服务。
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企业,尤其是省级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创新主体,东阳开发区还量身定制服务方案:工作人员精准推送国家、省、市的扶持政策,确保企业切实享受政策红利;通过定期走访、座谈交流,实时掌握企业经营动态,及时回应诉求、解决困难,让企业能心无旁骛谋发展。
随着“月度升规”企业的不断涌现,东阳开发区经济发展动能持续增强。今年1至8月,东阳开发区累计完成规上工业产值59.6亿元,同比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31.76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制造业投资13.44亿元,同比增长173%。
东阳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优化“小升规”培育机制,为潜力企业制定个性化升规计划,推动“达标即升规、升规即入统”;同时完善企业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力市场主体提质增效,为全市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营商即赢商 服务力也是生产力
企业“月度升规”跑出加速度,高新技术投资彰显新质力,重大项目招引汇聚强动能……东阳经济开发区呈现出的勃勃生机,正是我市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这充分证明优良的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生产力,精准高效的服务体系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所在。
发展动能之“进”,源于培育沃土之“厚”。企业“落地生根”到“茁壮成长”,离不开阳光雨露的滋养。开发区构建梯度培育体系与网格化服务机制,实现了从“漫灌式”帮扶到“滴灌式”滋养的转变。干部下沉一线,“一对一”精准施策,解决了企业从筹建、投产到升规过程中的诸多痛点、难点,让政策红利精准直达,让企业信心倍增,最终转化为“当年布局、当年落地、当年达标”的“开发区速度”。
增长曲线之“上”,依托创新驱动之“强”。规上工业产值与高新技术投资的增长,背后是新质生产力的强劲支撑。科睿斯半导体突破海外技术垄断,东阳光电子领跑积层箔领域,都是依靠科技创新,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抢占先机。开发区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向“新”而行、向“智”而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不竭的“新质”动能。
项目落地之“快”,得益于服务机制之“优”。“项目专员”全程跟进、“三张清单”压茬推进,确保了项目早开工、早达产。从“大招商”格局的构建到“百日攻坚”的扎实推进,彰显了开发区“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和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唯有持续优化服务,才能让一流的营商环境成为吸引优质企业的“强磁场”、促进经济发展的“稳压器”。
专栏 | 嘉兴经开区:接续薪火育新锐 青蓝携手攀高峰
专栏 | 企业有诉求、社区快响应 兰溪开发区工业社区助企“加速跑”
?来源 | 东阳日报
?编辑 | 沈含
?审核 | 韩婕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合作联系请后台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