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锚定“高能级战略平台产城融合样板区”目标,以“产创新引擎、产才新磁场、产城新生活”为定位,全力打造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秋季,正是迎难而上、奋力冲刺的关键时节,长兴经开区在配套建设的硬仗中,展现出了怎样的力度与速度?让我们走进项目一线。
为全面提升综合能力和生活品质,今年,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教育、交通、住房等关键配套设施上攻坚克难 持续发力。一系列惠民利企的工程正从蓝图加速变为现实,让人才不仅在此立业,更能在此安心安家。
淤泥深处建学堂:教育攻坚进行时
在长兴城东毗邻太湖的区域,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高中项目(一期)建设正酣。然而一片看似平整的土地下藏着平均深度达45米的深厚淤泥层,给项目建设带来了超乎想象的基础施工难度。
“这对我们桩基施工影响非常大,每根桩要灌混凝土近60米,”项目负责人娄炜坦言,“整个承台基础施工全部是在淤泥上面进行的。”
面对地质挑战和滞后的工期,项目方将9000平方米的地下室划分为六个区块,采用流水作业环环相扣。夏季高温期间,他们采取“三班倒”接力模式,清晨5点半第一班工人就已到位,夜间浇筑常常持续到后半夜。
项目现场施工人员姜杨说:“那段时间每天加班到凌晨,虽然很热很闷,为了进度,我们觉得很值得。”
三个月高温期内,项目累计投入施工人员超过9000人次,完成混凝土浇筑量逾20000立方米。目前,项目地下室“正负零”结构已结顶,主体开始往二层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完成整体结构结顶。
这所建设中的学校,承载着经开区对未来和人才的承诺。它规划30个标准教学班,并配有实验室、报告厅及标准运动场等现代化设施,可容纳1500名学生。
“力求打造长三角地区的教育标杆,满足经开区内企业和外来务工子女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入驻开发区,并有效缓解未来中学学位供需矛盾,推动全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高中项目(一期)建设单位负责人范辉锋表示。
暖心公寓引英才:产才融合新磁场
与此同时,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公寓项目建设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这座拔地而起的人才公寓,是经开区向各路英才递出的一张“暖心名片”。室内,工人们进行装饰、地板保洁等精细化作业;室外,挖掘机和园林工人正同步进行管线铺设和苗木种植。
“整体项目完成率大约在96%,我们计划在2025年12月份完工,在2026年的一季度交付给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海建筑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吴剑一介绍。
“暖心名片”的内涵远不止于居住。项目总投资3.68亿元,总建筑面积4.34万平方米,包含5栋公寓楼,共计246套公寓房,并精心设计了4种户型,满足不同人才居住需求。在已开放的样板间内,南北通透的布局让室内采光充足,视野开阔明亮,周边配套设施更是贴心完善。
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事业服务中心产业投资科科长张彪表示:“配套了一些居家养老中心,体育用房,社区用房,还有900平方的商铺,离我们大型的超市、一些主干道都在五分钟车程以内。满足开发区企业的一些高端人才周转过渡的住房需求,同时降低他们的生活成本,吸引一些人才的流入。”
产城融合见成效:发展数据亮眼
今年以来,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空间拓展、设施建设、功能提升、有机更新四大维度,不断完善生产生活配套,推动产业与城市从“相加”走向“相融”。
数据显示:1-8月,长兴县“高能级战略平台产城融合样板区”完成税收25.8亿元,增长5.2%;规上工业产值418.7亿元,增长9.2%。截至目前,7个“四季看变化”标志性点位,全部按照时序进度加快推进。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抓实点位建设,强化专班+专员等工作机制,推动标志性点位快出形象全面见效。突出项目为王,树牢增量思维,狠抓项目双进,力争在产出贡献上担当作为。做优服务生态,落实涉企诉求快速响应机制,持续为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同时不断提升‘产城人’融合的生态,切实增强人才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全力将样板区打造成为长兴县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承载高地、引才聚才的平台高地、宜业宜居的品质高地。”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柳陈胜介绍。
动态 | 共享车间24小时不停工!平阳开发区电商园开足马力迎战“双十一”
动态 | 宁波经开区:三大机遇解锁投资新未来
?来源 | 南太湖号
?编辑 | 沈含
?审核 | 韩婕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合作联系请后台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