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0日下午,浙江开发区金融沙龙(第六期)在杭州召开。本次活动由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主办,浙江金联产融服务有限公司承办,以“基金赋能产业 资本助力发展”为主题,聚焦开发区产业基金运作中的关键问题,旨在提升政府投资基金服务区域产业升级的效能。省商务厅开发区处、省开发区研究会、浙江金联产融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浙江省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相关智库专家,以及嘉善经开区、义乌经开区、瑞安开发区等部分开发区代表和浙江义乌高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瑞安经济开发区发展总公司等企业代表约30人参加,现场交流深入,气氛热烈。
一、多维视角分享,
探索发展新路径
活动现场,来自政府投资平台、基金管理服务机构和市场化投资主体的三方代表,分别从政策、服务与实操层面进行了专题分享。浙江省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代表立足政策导向与行业格局,系统解读全省产业基金的整体布局、运作现状与发展趋势,为与会者把握政策方向与行业动态提供了权威指导;浙江金联产融服务有限公司代表,则聚焦服务平台化建设,详细阐述了提升开发区基金管理效率、强化企业赋能水平的具体路径。作为一家专注于服务市、县区政府产业基金的综合服务商,该公司依托股东资源与市场网络,在全省多地开展基金管理工作,为地方产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持与投资风险管控,助力国资保值增值;博瑔资本代表,以“S基金”为核心切入点,深入分享盘活存量资产、拓宽基金退出渠道的市场实践经验,为政府投资基金流动性优化提供多元思路。
二、聚焦议题研讨,
共解实践难题
在互动交流环节,各开发区及企业代表围绕“基金+招商模式创新”与“多元场景下基金绩效评价”两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结合一线实践分享经验、共商破解路径。在“基金+招商”模式实践方面,义乌经开区、嵊州开发区、德清开发区及相关企业代表,分享了如何依托本地产业链基金,推动重点项目落地的实践经验,为其他开发区提供可借鉴的实操模式。
在基金绩效评价方面,嘉善经开区、瑞安开发区、莲都开发区及相关企业代表,分别从跨区域合作、生态工业发展、民营经济活跃地区等不同维度,剖析了绩效评价中面临的实际困惑与挑战,引发了在场代表的广泛共鸣。智库专家团队结合各方发言,从政策适配性、实操可行性等角度进行现场点评,提出一系列具有前瞻性与落地性的建议,有效推动各方凝聚共识,为破解产业发展与基金运作中的现实难题梳理出清晰路径。
三、凝聚发展共识,
明确实施路径
浙江省商务厅开发区处负责人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基金赋能产业是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必然路径,必须从战略引领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协同发力:一是在战略层面,需把握四大核心逻辑:即响应中央招商模式创新要求;依托浙江在产业生态、营商环境与基金实践方面的综合优势;破解开发区从“土地财政”向“股权财政”转型的现实难题,满足科技型企业对“耐心资本”的迫切需求;充分发挥基金作为项目“探测仪”、企业“孵化器”和产业“助推器”的功能。二是在实践层面,应统筹处理好六大关系:协同政府、部门、管委会与市场机构等多元主体诉求;强化“募投管退”全周期管理;平衡短期见效与长期培育的项目组合;遵循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市场规律;完善激励与约束并重的管理机制;健全问责与容错相结合的监管体系。
本次沙龙在政策解读、路径探索与实践创新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未来,省开发区研究会将继续发挥平台纽带作用,推动智库资源与开发区实践深度融合,为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助力。
?来源 | 省开发区研究会秘书处
?编辑 | 沈含
?审核 | 韩婕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合作联系请后台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