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浙江缩小区域差距,迎来阶段性重要节点。
前不久,浙江建立山区海岛县分类动态调整机制,平阳县、衢州市柯城区、丽水市莲都区被调出“山区26县”。按照“谁发展快就奖励谁、谁干得好就支持谁”的激励导向原则,浙江正在为首批调出县(区)配套制定“一县一政策”大礼包,详情公布在即。
“动态调整机制体现了共富政策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王继源认为,均衡发展之要义,在于要素重新分配,采取梯次追赶,反而能激发内生动力。
同为山区县,区位优势不足、产业基础薄弱、资源禀赋相似,为何它们能脱颖而出?我们不妨从首批调出县(区)中,寻找破解山区县发展困境的共性经验。
谋划有术 让政策从“纸上”落到“地上”
山区26县的嬗变,离不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
20多年来,浙江通过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等举措助力山区县发展,尤其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以来,浙江为山区县量身定制“一县一策”,做强做优“一县一业”,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使其驶入发展快车道。
然而,有扶持政策,但缺乏政策承接能力,这是很多山区县普遍存在的短板。一位长期研究山区县发展的学者认为,“一县一策”效用发挥,关键在基层对政策的理解和怎么抓落地。
如何承接?首批调出的平阳县做了示范。
“山区县突围,产业自强是关键。平阳瞄准了省市政策中扶持产业项目的各项优惠政策,早早谋划。”平阳县发改局副局长李运涛透露,如为申报2025年省市两级的重大产业项目,今年7月县里就开始排摸梳理,目前已有280多个项目进入“预备库”。一旦省里市里的项目申报窗口打开,平阳会第一时间拿出排摸好的项目向上申报。“从2018年省里开始申报重大产业项目,平阳就这样干了。”李运涛说。
另一方面,平阳主动对接省市级部门以及专家资源,及时了解最新政策的动态。尤其在申报项目过程中,主动与省里的政策和产业导向衔接。
这样做有何好处?原因有二,一旦项目入选省重大产业项目或省“千项万亿”项目,省里会给予资源要素保障,尤其是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为照顾山区县实际情况,省里为其降低申报门槛,项目投资额一般七折,让山区县有了同台竞争的机会。
李运涛说,“平阳缺的不是项目,而是土地。”山区县发展要靠项目投资带动,资金、人才和土地一个不能少,尤其土地指标,必须向上争取。截至目前,平阳累计入选省“千项万亿”项目24个,在原26个山区县中位居前列;入选省重大产业项目46个,在全省县(市、区)中名列第四。平阳县共获得省重点建设项目戴帽指标3490亩;入选省重大产业项目已获奖励土地指标2393亩。
“当时的‘一县一策’文件中,省里各厅局相关扶持政策多达30余项,我们从柯城实际出发,抢抓政策红利,争取上级支持打造了灵鹫山度假区。”柯城区发改局副局长徐诚瑞介绍,2022年初,浙江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灵鹫山省级旅游度假区,乘势升级了软硬件,从而推动当地运动休闲产业大发展。
从调出县(区)的主动作为中不难发现,把政策从“纸面”落到“地上”,既要省级层面提升靶向施策的精准性,也要地方增强政策的承接转换能力,从而锻其长板补齐短板,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攻坚有招 能在“螺蛳壳里做道场”
山多地少、产业层次不高、地方财力有限、人口外流……山区县之所以后发,各有各的原因,但过分强调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没有结合自身实际精准谋划产业,正是山区县发展慢的重要原因。
如何在“螺蛳壳里做道场”,首批调出县(区)做了不少积极探索——中秋过后,位于柯城生态工业园的衢州市振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现场,8幢5层高的白色厂房开始陆续交付。新工业厂房的交付,意味着柯城新招引的项目,可以很快入驻。“1、3号厂房的业主即将入场装修,剩下的6幢10月底前完成交付。”该公司项目负责人透露。
和其他山区县一样,柯城同样面临土地资源紧缺的制约。加之作为城市主城区,柯城可以腾挪的空间就更少了,以柯城生态工业园为例,仅3平方公里不到。
空间小,意味着无法承载大项目。柯城在多轮产业选择后,最终瞄准了适合都市发展的光电产业,并迅速发展成为当地主导产业。“传统制造业厂房一般只有一层,而光电企业厂房可建到五六层,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大、产出高,是符合柯城实际的优质产业。”柯城区经信局副局长丰峰峰介绍。
2023年,柯城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连续两年问鼎浙江制造最高荣誉“天工鼎”,同时还新入选全省45个工业大县。
除了用地紧张之外,山区县招人难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近年来,莲都区开辟了大健康、半导体、新能源、数字经济四个产业新赛道,各类基础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随之出现严重紧缺。
“我们在武汉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大学等10所高校设立‘引才驿站’。”莲都区人才中心主任叶俊飞介绍,当地企业与各类高校创建“订单班”,高校就企业所需专业和技能对人才进行针对性培养。截至目前,“订单班”毕业生直接签约率高达90%,对口就业率达100%,极大解决了企业的用人难题。
当前经济发展模式,正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调出县(区)的实践来看,打破要素瓶颈,关键靠创新,尤其是通过制度创新破解要素供给难题。
均衡有道 要当“六边形战士”
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三个调出县(区)不仅各项经济指标遥遥领先,而且不“偏科”,均衡发展,堪称“六边形战士”。
比如,公办幼儿园数量少,优质民办幼儿园收费高,当地学前教育矛盾突出。对此,平阳率全省之先推进民办幼儿园转设“新型公办园”改革,创新租赁创办、收购转办等方式,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平价优质的学前教育。3年来,平阳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从6.86%提升至59.5%。
李运涛自豪地说,平阳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26县标杆,不光突出产业发展,夯实共富根基,更突出城乡融合和民生导向,聚焦群众期盼,尤其在打造温州南部区域医疗高地、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等领域探索了不少共富经验。
在柯城,城与乡的差距越来越小,当地打造的“人人安居”共富单元,通过“一社一策”探索片区式、差异化的未来乡村和未来社区模式,这项工作获得了省政府督查激励。
斗潭未来社区是柯城区的回迁安置型社区,也是当地城乡融合的典范社区。该社区活动中心,就为这里“一老一小”脸上洋溢的幸福深深感染:69岁的王维珠,快乐小姐妹队的队长,身着一袭黑花长裙,领着姐妹们跳舞,为社区中秋节文艺演出做准备;二楼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这里有孩子们的游乐室、图书室,是孩子们的热门打卡地。活动中心宽敞明亮,不少邻近社区的居民也慕名而来。
“我们社区内60岁以上空巢老人不少,网格员会根据老人身体状况,定期上门走访。每个大小节日,我们都会安排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发动居民一道参加。”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数据显示,2023年,柯城区城镇化率78.7%,居“山区26县”第一。
在莲都,很多偏远山乡资源散、力量弱,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为此,莲都积极开展出山、进山、下山“三山”共富协同改革。
“想要提高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必须照顾到方方面面,一个都不能落下。”莲都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莲都城乡收入倍差缩小至1.58,居全省山区县之首。
山区海岛县动态调整,看似简单地做“减法”,背后却蕴藏深意,通过学有榜样、追有方向、比有对手、超有目标,激发山区海岛县争先进位,这也是三个调出县(区)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