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科技厅
联合发布《2023年度浙江省县(市、区)
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
在全省90个县(市、区)中
杭州经开区创新指数为182.6
居全省第三,较上年提升25个点
增幅居全省首位
成功拿下“最佳进步奖”
杭州经开区何以拿下“最佳进步奖”?
“创新之路”如何越走越稳?
一起来看看
杭州经开区实力如何?用数据来说话!
5个一级指标数据中,杭州经开区有四项跻身全省前五。其中,科技投入指数、创新环境指数排名全省第二,转型升级指数排名全省第三,科技产出指数排名全省第四。而从“二级指标”数据来看,杭州经开区在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等7项指标上表现抢眼,稳居全省第一梯队。
这般亮眼的数据成果并非偶然,是杭州经开区近年来在科技创新之路上笃定前行的有力见证。以创新环境指数为例,杭州经开区深化人才强区首位战略,多措并举拓展引才渠道,大力集聚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优化创新创业生态,2023年成功入选各类人才123名。
同时,杭州经开区持续加强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构建具有经开区特色的企业创新积分指标体系,成功获批科技部“创新积分工作试点单位”。
近年来,杭州经开区深入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全力推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奋力打造创新型产业新城。
而在这一创新征程中,杭州经开区在多方面协同发力。在研发投入上,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布局,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中国医药港”启动建设,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获批中央事业单位法人并揭牌。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5.25%,排名全省第二。
浙江省专精特新创新中心项目效果图
在主体培育方面,杭州经开区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正因如此,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数量均保持全省第一梯队,众多富有活力与创造力的企业成为经开区创新发展的强劲动力源。
此外,在成果转化上,杭州经开区通过谋划建设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构建区域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以及建立技术合同登记点等举措,加快形成科技成果全过程全周期服务体系,让更多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据统计,杭州经开区发明专利拥有量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均居全省前三。正是凭借在成果转化等多方面的积极作为与显著成效,杭州经开区在科技创新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发展势能。
下一步,杭州经开区将持续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良好环境,坚持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打头阵当先锋,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推动全区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