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浙江余杭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余杭开发区”)沿着清晰“路线图”,聚焦“一智三新”(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及“芯机能”(芯片、机器人、数字能源)重点产业赛道,开展精准招商,有效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去年年底,我们便为今年的招商确定好‘路线图’,明确了引进内外资、签约项目等重点任务,并逐级逐项落实具体措施和层级责任。”余杭开发区招商工作人员介绍,一方面,余杭开发区主要领导带队先后赴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地登门拜访企业,寻找合作机会,有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另一方面,加强本土企业培育发展,鼓励支持在地优质企业增加投资或扩大生产规模,对有意向的企业开通扩产项目“绿色通道”,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通过在项目签约、落地、建设、投用等过程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余杭开发区内一大批投资体量大、引领带动强、综合效益好的产业项目正茁壮成长。
“从公司注册,到项目选址,我们的需求总是能得到快速有效响应。”谈及余杭开发区的项目服务,浙江晶能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能微电子”)负责人表示最大的感受就是“闪电速度”。这家从事车规级功率半导体研发制造的企业,在落地余杭开发区后仅用了13个月,就完成团队组建和生产线建设。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刚刚公布的2025年度“尖兵领雁+X”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公示清单中,晶能微电子参与的两个项目成功上榜。
在不断“招大引强”的同时,余杭开发区坚持落地为要,打出要素保障“组合拳”。在用地保障上,今年新增3个孵化载体,增加物理空间16.1万平方米。同时,加强仁和里·杭实智造中心产业载体建设,筹备标杆性“工业上楼”示范点;在资金方面,余杭开发区与政策性担保公司合作成立金融风险池,为辖区内优质创新创业企业提供低成本贷款。
华永电机计划在余杭开发区设立研发总部及风力发电机核心部件生产基地,航墨科技计划在余杭开发区建设康养机器人智能制造基地,龙芯半导体计划在余杭开发区设立半导体可靠性试验室……越来越多企业集聚在余杭开发区智能制造热土上。今年前三季度,余杭开发区招商引资集中签约产业项目的落地率接近九成,列入年度考核的19个产业项目已全部开工。